来源:潍坊晚报
2023-09-01 22:51:09
暑期最热的话题是家长和孩子。这个暑期,有妈妈偷走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玩失踪”,有家长追着驾校教练问“为什么孩子杯子里的水没喝完”,有网友嫌弃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的衣品而称“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还有14岁的女儿做四菜一汤遭妈妈数落浪费……这些令人窒息的家长都犯了一个认知上的错误,那就是用自己的尺子去度量别人。
●控制型家长
宁愿信菩萨,也不信女儿的选择
近日最火的教育新闻,就是“妈妈偷走录取通知书阻挠女儿入学”,消息一出,就是千万以上的阅读量,评论区瞬间爆满。大体事件是:重庆女孩佳佳拿到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前11天,妈妈偷走了她的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簿等关键证件,留下了一张写着“对不起”的字条后便失联了。妈妈希望她报考定向师范生和重庆本地学校,佳佳一开始按妈妈的意思填报志愿,但后来偷偷作了修改。失联6天的妈妈回家后仍拒绝归还录取通知书,还让女儿归还“从小养到大的所有钱”。
这场闹剧怎么收场的呢?说来难以置信:“把选择权交给菩萨。”妈妈在家里给佳佳算了两卦,两卦都显示女儿可以去北京。整个事件中,细思极恐的是女儿淡淡的一句话:“我妈不想让我读中戏,她希望我留在重庆当老师,一辈子。”一辈子啊!不止学业,以后的恋爱、婚姻、家庭、事业,女儿自己还能有选择权吗?这个新闻出来后,引发了网友对“控制型家长”的热议。在这样强力的控制下,女儿能够遵从自己的选择,目标明确、排除干扰、突破桎梏,可见其内心足够强大,愿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艰辛努力。有这么优秀的孩子,别人家都羡慕得两眼放光,妈妈却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反而相信“卦象”。这位妈妈不是个例,很多被以爱之名控制着长大的孩子,都有过对成长经历的反思,认为父母把孩子当成了他们的附庸,最讨厌父母的一句话就是“为你好”,称这三个字是最可怕的精神绑架。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属于自己的,不能把别人的生活放在自己的天平上称重。这个“别人”,是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就是在这个定位上出现了偏差,以密不通风的关注禁锢着孩子的行为与思想。其出发点是爱,但这种爱太沉重,会阻碍孩子了解自我、探索世界。
●包办型家长
家长管得太宽,孩子不胜其烦
暑期是家长孩子“斗智斗勇”的精彩时间段。时常见到孩子上网吐槽爸妈解锁自己手机的“惊险时刻”,有的狂试密码,一直试到死机重启;有的趁孩子睡着轻拉手指尝试指纹解锁。有的孩子每天面对爸妈的语言轰炸,指导生活、学习注意事项。在这些家长眼里,孩子是长不大的宝宝,必须得包办一切生活事项,才能放心。
有网友说了一桩好笑的事,说他暑假学车,竟然发现有“驾校家长群”。孩子学车,家长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有的让教练提醒孩子喝水,有的嘱咐教练别让孩子吃辣椒,有的问教练有谁欺负他家孩子了,还有的嫌合影时他家孩子没在c位……也有意外之喜:犹记得以前学车时,教练板着脸,动辄训斥,现在教练们主打一个呵护备至。能够报名学车,说明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难道连喝水的自觉都没有?事实是,家长管得太宽,孩子们也不胜其烦,又不好发作。
像这种主动包办、管得比天宽的家长,生活中也时常见到。家长累,孩子烦,典型的“双输”模式。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放手,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父母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就是放手。如此,孩子才会自己振翅高飞,才能体会到成长的喜悦。
●指责型家长
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
暑假中,江西一位14岁的女孩精心准备了四菜一汤,给妈妈盛好蛋炒饭,洗好餐后水果,没想到妈妈竟数落女儿浪费:“我是要表扬你吗?你中午给我整这么多菜,我们俩怎么吃?”
天!这么体贴的女儿,难道不该表扬吗?即使不表扬,偷着乐,那至少别指责吧。退一步说,妈妈勤俭持家习惯了,心疼四菜一汤浪费,面对懂事孝顺的孩子,也可以先表扬,先吃饭,等吃不完时,再委婉提醒孩子适量做饭。可用的方式很多,妈妈却选择了这么扫兴的方式。
视频传开后,触动了不少成年人的辛酸往事。有的说,自己都当爹或当妈了,还是没办法和父母沟通,父母没耐心,自己也对他们没耐心,明知道这样不好,一家人却一直不能好好说话。有的说,努力一年,得了三等奖,开心报喜,爸爸问为什么不是一等奖,妈妈说哪怕得个二等奖呢,三等奖算个啥。
指责型父母有项特别的本事: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向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有时不止扫兴,还会挨骂挨揍。千里迢迢带点吃的孝敬父母,还没吃呢,就先问价钱,先说太贵,再说吃不惯,骂孩子大手大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孩子寒了心,啥也不买,也不和父母说贴心话了,又被说“白眼狼”。有的小孩子攒点零花钱给妈妈买鲜花,被嫌弃不实惠、不会过日子。天可怜见!小孩子眼里只有爱妈妈,哪会详细计算鲜花和烤鸡的性价比。
甚至还有家长随意指责别人家的优秀孩子。前段时间,被称为“北大扫地僧”的数学天才韦东奕被人拍到出现在公积金中心,衣着朴素,连包也没带,拎着一个塑料袋装东西。韦东奕有多厉害呢?北大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韦东奕担任助教的某门课中,教授给同学们介绍:“如果你们有不会的习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可以问助教,如果连助教都不会,那估计就是题目错了。”就是这样优秀的科研人才,只因为衣着不甚光鲜,长相普通,就被人嘲讽“我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把他丢我们村里,找媳妇都不好找”……拜托!您是谁啊?您是哪村的?您管别人家孩子这么多干嘛!幸好韦东奕专注科研,从不理会这些杂音。
在指责型家长的衬托下,不扫兴的家长总会收获大量好评。有的网友说,给父母做饭,只要厨房不爆炸,都会得到连环夸奖,结果是越做越爱做,越做越好吃。有的孩子不小心摔坏东西,爸爸妈妈在家里发起“众筹”,每位家庭成员都出点钱,但孩子要出最大比例,由此教育孩子该承担的责任要承担,但亲人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身处指责型家庭,每位家庭成员都永远不知道冷水会在什么时候泼过来。而好的家庭教育,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凝结亲情,温暖心灵。家是放松的港湾,孩子需要爱的滋养,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家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价值。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6-81981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6-8198101,诚邀凯时棋牌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