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新闻7月12日讯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坐落在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峡山水库北面、如意山南侧,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大学共建、委托潍坊市政府管理的省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近年来,研究院按照“基础教学在北大、科学研究在潍坊、成果转化在山东”的运行模式,深入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全球农业科技创新核心策源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南门广场
坚持一流标准,打造“四链”融合人才矩阵
研究院坚持把做优人才链摆在首位,全力打造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人才矩阵。研究院瞄准全球顶级农业高校,靶向引进邓兴旺、张兴平、章旺根等一批解决农业技术难题的顶尖科学家,目前有各类人员694人,其中博士170人,硕士360人,已建成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和38个独立课题组,其中院士2人,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10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8人,省级杰出青年1人,省级优秀青年5人,鸢都领军人才2人,鸢都学者6人,形成了院士领衔,国家级人才为两翼,中青年骨干为支撑的“雁阵”人才梯队。
研究院先后策划举办中国(潍坊)现代农业领峰者大会、前沿分子育种技术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11场、学术论坛110余场次,90余位院士专家参会交流,与8名领军人才达成合作意向。通过专家推荐、人才自荐、国内外引才等多元化方式引进38名课题组负责人,依托课题组长在校人脉,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知名农业院校延揽人才20人,不断扩大招才引智“朋友圈”。
强化科教融汇,构建“四链”融合创新引擎
研究院汇聚海内外英才、契合国家种业攻坚战的重大战略,在主粮育种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目前,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98篇,累计申请国外发明专利9项、国内专利32项,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8个,已送审小麦品种4个、玉米品种4个,2项成果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获得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体系的保持系候选株系,在杂交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洁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全国推广后年可增产大豆1亿吨,有望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大豆长期依赖进口局面。
瓜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
研究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潍坊坤泰沃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转化由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级重点人才张兴平领衔研发的5个番茄新品种,开展番茄新品种种质和性状田间试验项目合作,试验种植樱桃番茄组合600余种。与潍坊有机生姜融合创新产业园、玄康种业合作成立生姜研究院,每年培育脱毒姜苗100万株,年产有机生姜2400吨,年产值7200万元。
深化院地合作,推动“四链”融合走深走实
研究院依托科研平台和人才资源优势,搭建科技创新与交流平台,创办“院士论坛”,由邓兴旺、黄季焜等院士、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授课,累计培训现代农业领域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举办“分子育种研修班(mba)”,招收学员94人,接收访问学者8人,与潍坊一中、潍坊实验中学、峡山双语学校等10所中小学共建科普实践基地,开展进校授课送技下乡、农科开放月等系列活动,着力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建设者。
研究院立足潍坊、服务全省,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河南农业大学、山东沃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生姜脱毒和苦瓜、葡萄等经济作物育种方面为36家潍坊市内企业、5家省内企业、6家省外企业提供尊龙凯时app的技术支持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