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新闻6月29日讯 “让大伙儿都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不变的初心,也是我最开心的事!”潍坊市人大代表、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党支部书记朱言波用朴实的话语彰显了一位基层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双重身份,两份责任,朱言波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履职为民,用一腔热情为村民的美好生活铺就“幸福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提升村容村貌 让村庄“美”起来
走在村里,一幅新农村画卷跃然眼前:街阔路平,不染杂物,屋舍齐整,规划有序。以前的东利渔村,村内道路凹凸不平,晴天坑洼难走,雨天泥泞不堪,“户户通”硬化工程难以推进。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朱言波铆足了劲,多次召开党员代表会、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带队外出参观美丽乡村,他的这股“拼”劲感动了村民,也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该拆的拆、该改的改,顺利完成了“户户通”硬化工程。在东利渔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改造296套无害化厕所,在昌邑市首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改造,做到了雨污分流,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东利渔村先后筹资20余万元对村内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对村内道路进行绿化美化,高标准建成村民文化健身广场和“农家书屋”,为村民休闲健身提供良好去处,村庄的人居环境美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高了,东利渔村先后获得“潍坊市模范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发展集体经济 让产业“兴”起来
东利渔村地处昌北,村里拥有集体耕地和盐田近万亩,但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低,集体经济一度单纯依赖制盐业。朱言波充分利用土壤偏碱性的特点,从昌乐县引进了蜜薯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300亩,同时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打造了利渔小米、利渔蜜薯等农品品牌;发挥在外乡村人才优势,与山东沃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新品种文冠果,建设了山东雅拉食品有限公司动物隔离养殖等项目,通过租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带动村民就业。这些特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
对盐田进行了集约化经营,将村民手中的承包盐田收归集体所有,目前村集体经营的盐田大约3600亩,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就收入六七百万元。短短几年时间,东利渔村积极探索发展模式,打破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的格局,初步构建起了以盐业为主、多元化种植为支撑的产业布局,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多元化产业结构正在让这一图景在东利渔村变为现实。
倾听群众呼声 让群众“暖”起来
“作为人大代表,就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做好走访调研,争取提出更多具有可行性、利民性的建议,真正为群众解决困难。”朱言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选人大代表后,为了履行好代表职责,他主动亮身份,用心参加代表接待日活动,倾听选民呼声,不管村里工作再忙,家里事情再多,总要抽出时间去群众家看看,了解乡亲们的所盼所求,把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急需解决的问题记在心上,在人代会上提出来,积极争取相关部门予以支持解决,当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影响,风暴潮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去年10月的风暴潮,超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值,堤坝、防潮闸出现了漫坝、溃闸现象。朱言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逐一细致地排查我市沿海每一条河流的河道、堤坝、防潮设施情况,结合调研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在潍坊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北部沿海防潮体系和防潮能力建设的建议,提出要定期对堤坝、防潮闸等建筑物进行监测与分析,持续提升防洪防潮能力,促进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建议提出后,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建议正在办理中。
每当逢年过节与家人团聚的时候,朱言波也惦记着村里的困难群众,常常带着慰问品来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倾听他们的琐碎日常,将温暖送进群众心里。朱言波表示,他将永怀为民履职初心,牢记人大代表使命,一如既往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中,当好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和“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