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新闻11月14日讯 14日,记者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规划》于今年10月31日获省政府批复,潍坊市行政辖区陆域面积156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89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规划》是潍坊市面向2035年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率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是潍坊市开展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重要战略部署,立足潍坊发展基础和特色,聚焦聚力“七个加力突破”,着眼潍坊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优势,对照《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对潍坊的定位和要求,将潍坊城市性质定位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制造城市、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城市、世界风筝都”。规划到2035年建成“韧性安全、自然和谐、陆海协调、农业高效、城乡共享、特色彰显、治理现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从空间底线、空间结构与效率、空间品质三个方面,构建由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规划》共13章50节,包括“规划基础、目标战略、总体格局、规划举措、实施保障”5个部分。《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和海洋等功能空间布局,构建“集聚十字轴,优化三阶梯,统筹都市区,做强中心城”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农业空间方面,以建设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中心,打造贯通寿光市、寒亭区、昌邑市的农耕特色带,推进北部海洋海岸区、中部平原区、南部山地丘陵区特色种植,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园区,形成“一心一带三区多点”的市域农业空间格局。生态空间方面,按照全域生态理念,统筹市域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面向沂山和莱州湾的双生态扇面,以及潍河、弥河、胶莱河、引黄济青和重大交通能源水利,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环城绿带共同形成的南北、东西等生态廊道打造“一湾一屏多廊道”的山海一体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减少南部山区的灌溉农业空间,稳定咸淡水分界,保障平原地区农业发展。城镇空间方面,落实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融入青岛都市圈,筑造面向区域的东西向济青发展轴和南北向城镇联络轴,全市构建以市辖区、寿光市、安丘市、昌邑市、昌乐县为中心城区引领,协同青州市、临朐县西翼增长极,诸城市、高密市东翼增长极的“一区两极”潍坊都市区,实现生态共治、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协同发展建设组群城市。
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集聚十字轴,优化三阶梯,统筹都市区,做强中心城”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市域构建“一湾、一屏、多廊道”的生态保护结构,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修复。
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保持“一区两极”的战略格局,按照“保护南部生态,创新中部农业,融和陆海双城”思路,划定四大功能板块,确定相应的主体功能。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级物流枢纽。
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全域逐步构建“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的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实现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和乡村社区生活圈分类重点覆盖。
彰显潍坊空间特色。保护弘扬历史文化,加强以风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空间用地保障。积极申报潍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青州形成“一主一副”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市域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突出综合防灾、海绵城市、应急避难、卫生防疫等领域标准提升,完善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推进国土空间整治提升。推进陆海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整治修复。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按照全域公园城市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健全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四个体系”,完善“一张图”监督管理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实施保障机制。
《规划》特色亮点
一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规划。《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洪涝风险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各类空间发展底线,夯实全市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的空间基础。注重存量空间盘活利用,合理布局增量空间,以资源和空间利用方式转变倒逼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一部“多规合一”的规划。《规划》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原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各部门相关规划进行综合,编制形成《规划》,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统筹相关专项规划内容,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一部谋划潍坊发展战略的规划。《规划》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战略要求,通过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统筹安排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的空间布局,加强对重大战略和重点区域的空间保障和引导,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提供规划支撑。
一部塑造潍坊宜居品质的规划。《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积极回应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诉求,为群众提供更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完善各级生活圈体系,推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服务范围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更加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保护弘扬历史文化,加强以风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空间用地保障,支撑申报潍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一部守牢安全韧性底线的规划。《规划》聚焦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健全市域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增强抵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统筹规划水、电、气、暖、通信、环境卫生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确保城市生命线稳定运行,建设韧性城市。
一部实现数字智慧治理的规划。同步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将《规划》确定的各类管控要求数字化,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确保规划目标能落地、可考核、可追责。借助“实景三维”“透视潍坊”等三维空间体系建设,构建“即时分析、实时展现”的规划“一张图”,实现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为推进治理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