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潍坊融媒
2023-06-21 09:49:06
“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光长黄蓿不长粮。”这曾是东利渔村百姓对当地作物生长环境的形象比喻。地处昌邑市龙池镇北部的东利渔村曾经是重度盐碱区,历史上旱涝灾害、海潮、虫害等时有发生,种植结构单一,且收成很低。
近年来,东利渔村大力推进盐碱地改良和产业结构调整,昔日数千亩的盐碱土地现在大多已成为丰饶农田。
与天时赛跑的夏收夏种,紧锣密鼓建设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翠绿盈野的多元化作物种植……仲夏时节,记者走进东利渔村,处处可见产业律动的勃勃生机和来自乡野田间的发展活力。
废弃盐田变身光伏发电场
6月14日,记者在东利渔村南的一片盐碱田里看到,一排排光伏板支架已建设完成,地面上淡淡的返碱还依稀可见,自项目南端开始,已有光伏板被安装到了支架上。现场几名工人正顶着烈日铺设地下管道。
据悉,这一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地,原先是村里的一片盐田。多年来盐业的发展面临如何破解发展瓶颈的问题,龙池镇和东利渔村适时引进了10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并于2022年11月份动工建设。整个工程将安装近19万块光伏板,建成后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
“仅光伏这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项目建成后还计划推广‘上电下渔’模式,将太阳能发电板架高,充分利用太阳光辐射发电,下面修建养鱼池,发展浅水渔业,实现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东利渔村党支部书记朱言波介绍说。
多元化种植扮靓希望的原野
在东利渔村一处大片农田里,今年的小麦已收获完毕。几辆搂草机、打捆机正穿梭于麦田,经过一前一后的分工作业,很快一个个圆柱形的秸秆垛子就散见于麦田之中。
据悉,自去年起,东利渔村部分农田集中流转给了附近一家化工企业。企业负责种收小麦,小麦收割后兑现老百姓的耕地租金,另外,将小麦秸秆用于企业生物质发电项目,解决企业用电问题。
“土地集中流转不但可以有效保障村民的土地收益,还能为村集体带来一笔不菲收入。”朱言波说。
毗邻麦田不远的大片田野中,一垄垄的蜜薯苗、花生苗向阳生长,一片生机勃勃。小米、棉花、文冠果等各种作物成方连片,并肩生长。
近年来,东利渔村充分利用土地偏碱性的优势,大规模引进种植碱地小米、蜜薯,并成功打造了“利渔小米”“利渔蜜薯”优质品牌。他们还与山东沃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新品种文冠果,每亩年均收入达到了4000元。同时,为进一步打造“利渔”农品系列品牌,东利渔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昌邑市绿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保证作物种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每年合理进行倒茬耕种,既保证了主导产业的产量,又保证了粮食作物的种植。近年来,合作社以“利渔”为品牌,带动小米、蜜薯、蜜桃、文冠果等特色种植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盐田统管拓宽增收渠道
盐业一度是东利渔村支柱产业。早在1983年,东利渔村就拥有了自己的集体盐场,当时年产原盐2000多吨,利润1万多元。后来随着盐田的进一步开发,集体盐场逐步壮大。除了村集体自营大部分外,一部分还承包给村民个人,带动了村民增收。
近年来,东利渔村进一步整合盐田资源,对部分盐田集中收归村集体,实行统一管理运营,成为村集体增收的一项重要来源。
顶着烈日,记者走近几方盐池,一层浅浅的卤水,依稀可见析出的盐粒,大小不一,晶莹剔透。
“收归集体后,不但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朱言波说。
闪亮的光伏板、五彩的盐田,忙碌的麦田……在东利渔村采访,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时代“农耕图”跃然眼前。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6-81981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6-8198101,诚邀凯时棋牌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