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3-04-21 10:19:04
在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我”,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勇当先锋,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让青春在“科技兴农”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科研助理田瑶:立志育成好品种的年轻人
3月28日,在研究院温室大棚内,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平台的科研人员刚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国家南繁基地回来不久,便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对“南繁”育种材料进行整理、分类、登记、鉴定,并紧锣密鼓地开展育种材料在当季的科研试验设计,田瑶便是其中一名。见到田瑶时,她正在认真查看并记录甜瓜苗的长势,一株株甜瓜幼苗长势喜人,绿意盎然,处处充满生机和希望。
2021年6月28日,硕士研究生刚毕业的田瑶,满怀期待与希望,迫不及待来到研究院工作。“我一直都有一个育种梦,看到研究院招聘,而且是师从著名作物育种专家张兴平博士,我就毫不犹豫报名了,希望能有幸跟着学术大咖多学些育种知识。”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她坚持每日工作“打卡”、坚持每日到田里、坚持每日都有收获,用热情和汗水追逐着梦想,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参与构建了黄瓜ems突变体库并得到20份表型存在明显变异的材料;选育甜瓜新品种1个,在抗白粉及枯萎病,坐果整齐且含糖量高,果肉厚等方面表现优异的组合4个。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成绩得到领导同事们的认可,2021、2022年连续两年评为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2年度获考核优秀等次。
“田瑶对育种工作有着执著的追求、坚韧的意志和肯干的精神,她学习能力强、悟性好,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研究院副院长张兴平说:“我出差在国外的时候,尽管有时差,也经常会收到田瑶发来的工作报告,相信她的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育种是一个传承,我还需要更多的付出,努力成为像张老师那样优秀的、勤奋的、高标准的、有情怀的育种专家,育出好品种,服务于乡村振兴。”在研究院,像田瑶这样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深深懂得“粮安天下、种筑基石”,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播下丰收的希望。
技术员刘琪:潜心科研 不负青春
穿起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坐在实验台前,观察大豆微妙的结构,探索遗传转化的奥秘。刘琪是生物技术平台大豆遗传转化组的成员,每天泡在实验室,侵染、继代、筛选……一丝不苟,驾轻就熟地做着试验。
刘琪所在的大豆遗传转化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创新大豆遗传转化技术,挖掘大豆育种关键基因,改良和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突破大豆转化难关。“我喜欢这份工作,享受做实验时全心投入的感觉,因为它可以给我带来满满的自信和成就感。”刘琪说。
刘琪和她所在的大豆遗传转化组年轻同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成功对国内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和另一在黄淮海流域大面积推广的大豆品种进行遗传转化,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其转化效率最高达到20%。该方法还可以将带有遗传改良的基因成功转入国内大豆品种中,增加其抗病、抗逆和高产的特性,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大豆品种。
日积月累的沉淀,才有厚积薄发的成长。刘琪在大豆遗传转化组里不是学历最高的,也不是年龄最大的,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实验效率。这离不开她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日夜的努力钻研,在小组分享实验数据时,她常常是转化效率最高的一个。
农场维护员张超:风雨无阻保科研,守土尽责担使命
“这个空调过滤网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就会堵住,影响温室制暖效果,我们会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张超是研究院农场维护员,从早到晚,他每天穿梭在研究院温室、大棚、气候室内,检修设备、检查线路、维护管道,保障科研设备正常运转。
工作中,他认真遵守各项检修规范,严把安全质量关,防患于未然,将每一颗螺丝,每一个安全装置都仔细认真检查,反复确认。
张超虽是峡山当地人,却平时吃住都在研究院,随叫随到,确保及时完成各项维修,保障农场设备正常运行。去年夏天,有一次清晨农场大棚的输水管道破裂,他得知消息,二话不说立即赶往现场,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临近春节,寒潮来袭,大风把棚膜刮坏,他和同事不惧严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加固棚体,压紧棚膜,用最快的速度恢复大棚正常使用。
“有追求、肯学习,做工作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具有敬业、专注的‘工匠’精神!”是张兴平老师对张超的评价。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张超还主动到田里,帮科研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作为社会上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能够加入到研究院为科研服务,我打心底里觉得自豪!”张超说:“虽然干的是些粗活累活,只要是服务保障科研,不管大事小事粗活细活,对我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张超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物业管理员宿宝宗:主动靠前做服务,一心一意为科研
从食堂餐桌上的一日三餐,到院楼环境的干净整洁;从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到极端天气的维修现场;从科研生活的水电畅通,到院内环境的春色满园... ...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背后,是后勤服务人员的辛勤耕耘,他们如螺丝钉一般默默无闻却又甘愿付出、爱岗敬业。
宿宝宗是后勤资产部最早入职的员工,研究院入驻新园区前期,大到配电设施给水排水、通信网络、安全防范等,小到绿化草坪、物业标识、安保岗亭等,都需要提前检查测试并确保能如期投入使用,有过物业管理工作经验的宿宝宗主动挑起大梁,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每日穿梭在新院区的各个角落,“5 2”“白 黑”“8 x”成为他当时工作状态的生动写照。
2021年5月29日,研究院入园在即,本来工作就很繁忙的宿宝宗不自觉地又加快了节奏,在一次工作中,他因公负伤,处理好伤口后只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急忙返回工作岗位。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的回答是这样的:“既然做了这个工作,就要负起这个责任,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后勤工作杂、业务多,宝宗始终秉持着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做事原则,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党政联席会委员彭克勤称赞宿宝宗。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担当。入园仪式前一天,为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宿宝宗对每一个环节反复进行查验演练,确保不出任何纰漏,忙完已是深夜十一点。宿宝宗始终以积极的工作热情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忙碌在后勤工作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实习生王涵、于文娜:在实践中进步,在锻炼中成长
走进大豆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设计育种实验室,室内干净整洁,实验器具整齐地摆放在操作台上,实习生王涵、于文娜正穿着实验服认真地做实验,浓郁的科研学术氛围铺面而来。
王涵、于文娜两位来自潍坊理工学院,六月份即将本科毕业,在研究院有为期四个月的实习机会。“我们都是学习生物科学专业的,在学校没有见过这么多先进实验仪器,也没有这么多机会去动手做实验,所以我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不能浪费一点可以做实验的时间。”于文娜说。
近年来,该研究院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努力为社会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2021年5月份,该研究院与潍坊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前沿农业科学研究、科技研发创新、现代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为潍坊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提供创新支撑,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人才、科技支持。目前,到研究院交流、访问学生共计300余人。
“实验室的几位实习生都很优秀,我平时会找他们了解工作情况,也安排老师带他们,看的出来他们对科研很热爱,通过在研究院实习,他们在仪器使用、独立实验等方面进步都很大,我们应该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为中国现代农业注入新力量。”实验室主任罗晓说。
“研究院是我们科研路上的起点,为我们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识了很多业内的大咖。”王涵、于文娜如今已收到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期间会好好努力,继续深造提升自己,如果有机会,学成定会归来!”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蓓 通讯员 曹龙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6-81981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6-8198101,诚邀凯时棋牌的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