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新闻11月9日讯 甘肃省天水市,紧邻秦岭山脉,地理上群山环抱,诞生了当时专业“攻山”的全国凿岩机械行业第一大厂——甘肃天水风动工具厂。
1983年本科毕业,22岁的李永胜怀揣梦想从老家潍坊远赴1500公里外的甘肃天水风动工具厂,从基层技术员做起,历经二十多年成长为技术副总经理。2005年,他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我国凿岩机械行业的学术带头人。多年积累,让他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研发制造经验,也在业内打响了名气。
回乡创业 潍坊高新区是首选福地
2008年,李永胜带领一支团队回到家乡潍坊开始创业,主攻高速凿岩机研发生产。
离开工作几十年的地方重新起步,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一年,李永胜已经47岁——一个不少人都在考虑退休养老的年龄。
“我就是特别想做事,不忘初心,我已经干制造业20多年了,到75岁之前还能再干28年。”在李永胜眼里,四五十岁不仅不该养老,反而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
为什么选择潍坊?
除了落叶归根的朴素想法外,让李永胜选择潍坊的最大原因是家乡的创业环境。“得天独厚”——李永胜用这个词来形容,“做凿岩机需要基础工业支撑,锻造、铸造、机加工、热处理等等都是必备工序,而潍坊的这些工业配套门类非常齐全”。
要知道,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潍坊的制造业又堪称全国制造业的典型范本,拥有37个工业大类、154个中类、350个小类,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所有的31个制造业行业。近几年,潍坊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缔造了8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4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省两大榜单上排名第一,被称为“隐形冠军之都”。可以这么说,企业只要选择落户潍坊,就一只脚踏进了世界级水平的制造业腹地。
十几人的团队、一间400平方米厂房、一堆零件,这就是李永胜创业的全部家当。临时办公地点没有暖气,冬天四处漏风,所有人的脚上都起了冻疮。
孟母三迁择邻处,天瑞“五迁”为发展。发展壮大中,天瑞重工先后搬了5次家,最终落户潍坊高新区。“一是高新区有潍柴、歌尔、福田这些大的制造企业,加工、配套的产业基础特别好;二是高新区的政策环境特别好。”说完两个“特别好”,李永胜的语气里充满“选对了”的自豪感。
潍坊高新区给了这位带着一个产业归来的老乡最大的诚意,不仅给天瑞重工提供了优质地段建厂,还提供了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
择地利之长,便放手一搏。
弯道超车 优化质量赢口碑
凿岩机是一种损耗性工具,而且大型基建工程基本都在“荒郊野外”,一旦出故障会导致大量工人无法作业,因此,产品可靠性强是用户的第一需求。
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天瑞重工将突破重心放在了产品质量和性能上。李永胜带着团队一点点攻关,从高山隧道到地下深井,都留下了他实地探寻的身影。损坏的零部件都要拿回来分析原因、不断改进。为解决关键部件的断裂、磨损和锈蚀问题,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尝试新材料、新工艺,往往干着干着就到了第二天凌晨。
凿岩机100多个零部件中,经李永胜团队改进的就达到六七十个。经过几年奋斗,天瑞重工研发的凿岩机寿命翻了一番,故障率从3%下降到3‰,成为业内质量最好的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李永胜说干企业是个苦差事。产品迭代升级,要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
2013年大年初二,在贵州的一处工地,客户反映凿岩机不好用。李永胜马上安排团队坐飞机赶过去,到了以后发现这台机器竟然不是天瑞生产的,而是别家品牌。他没有恼火,不但帮忙修好,还提供天瑞的凿岩机让他们试用,客户非常感动,后来也成为了天瑞的“铁杆”用户。
“凿岩机出问题,80%的原因是使用不当,20%是我们的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我们的理念是一定要让客户满意。”李永胜说。
棘轮爪是凿岩机上的小配件。有一年,一批棘轮爪出现了小毛病,虽然这个配件价值仅5毛钱,但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天瑞重工毅然决定从全国范围内召回了相当于企业半个月产量的凿岩机。这次事件,让追求产品尽善尽美的李永胜难以容忍,随后他下狠劲对从原料进厂到成品检测的生产全流程进行了最严格的质量体系把控。
对客户满意的不懈追求,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让天瑞重工这家初创企业用几年时间就冲到了行业顶端,业内有口皆碑。2018年,天瑞重工的凿岩机设备获评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企业高速发展中也曾面临资金困境。为支持企业发展,潍坊高新区将天瑞重工纳入重点扶持名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为后续新产品研发提供了源头活水。
凿岩机的成功没有让天瑞重工停止探索的脚步。如同在未知世界“探宝”一般,李永胜又带领团队尝试高频破碎器、智能喷涂机、海水淡化机等不同领域新产品的研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
直到遇上磁悬浮。
换道超车 开拓磁悬浮领域
谈到磁悬浮,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磁悬浮列车,而磁悬浮技术应用更广泛的场景,其实是磁悬浮轴承电机。因其无接触、无摩擦、无需润滑以及高精度等特点,使得它可以形成一系列低能耗、低噪音、长寿命的旋转类机械产品。
李永胜作出决定:开展磁悬浮动力装备研发。“当时,有些团队成员提了反对意见,觉得过于冒险。但我认定,必须开辟新赛道、冲刺更高的技术,才能形成新产业。”李永胜说。
知名作家、前制造业高管阿耐在《艰难的制造》一书中描述了企业自主研发有多难——无底洞式的投入、难以预期的研发进度,一旦选错方向,极有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的绝境。做了三十多年凿岩机的李永胜,带着企业踏足磁悬浮这一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豪赌。
什么给了他迈出这一步的底气?“是我们一路走来的技术积累和做企业的经验”,李永胜自信地说,“搞新技术、新产品就是我们的强项”。
而更重要的,是基于对党和国家所指引大方向的坚定追随。
“国家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各行各业就一定需要节能减排的产品。”李永胜认定,磁悬浮产品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
“党的号召在哪里,产业的风口就在哪里,企业发展的方向就在哪里!”李永胜对此坚定不移。
顺天时之势,即乘风破浪。
创新绿色 咬定动能转换青山
开弓没有回头箭。天瑞重工将凿岩机产业积累的资本全部投到磁悬浮技术研发中,历经多年攻关,成功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研发出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磁悬浮空压机、磁悬浮制冷机、磁悬浮低温余热发电机5类绿色节能动力装备,成为我国少数掌握磁悬浮动力装备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
在天瑞重工的展厅里有5组设备,每组的左边是天瑞磁悬浮动力装备,标注“新动能”,右边是传统装备,标注“旧动能”。
左边代替右边,实现节能30%以上,寿命延长至20年。
动能转换,产业蝶变!
据有关部门分析,天瑞重工研发的磁悬浮动力装备节能效果显著,多个行业完成新旧动能替换,将对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产生深远影响。
以磁悬浮鼓风机为例,替换1台传统鼓风机,仅靠节电,不到1年就能省回成本。目前,天瑞重工的磁悬浮鼓风机仅在山东已安装400余台,年节电约1亿度。
“我们的设备在水泥、污水处理、热电、化工、造纸、纺织、制药等高能耗行业已经成熟应用。”天瑞重工常务副总经理陈茹说。
为支持磁悬浮产业做大做强,潍坊市区成立两级工作专班,组织专业团队,配备服务专员,出台《关于加快打造千亿级磁悬浮产业的实施意见》,从规划建设产业园、提升创新能力、加大财税支持、引育高层次人才等6个方面制定了16条措施。
“党群、经发、财政、科技等职能部门全部靠上服务,齐心协力为磁悬浮产业发展解决各种问题。”高新区经发局产业科科长许怀新说。
“党工委书记亲自包靠,没白没黑地到现场推进产业园建设优化、完善、收尾”,李永胜感动地说,“在潍坊高新区,企业受到的支持是体系化、全方位的。”
目前,潍坊高新区代建的磁悬浮产业园一期已经投用。占地500亩的产业园二期已完成规划选址,即将开始建设。
成功的硕果纷至沓来,仅2022年的大事记就能写成厚厚的企业志:
1月,磁悬浮科技成果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2月,李永胜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5月,获“山东省专利一等奖”,李永胜获“山东优秀发明家奖”;
8月,“磁悬浮真空泵”获第四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银奖,同时获批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
9月,由国家标准委批准设立、天瑞重工承担的“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正式揭牌成立。
天瑞重工成为国内成长速度最快、研发种类最多的磁悬浮领军企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躬身入局 自当最大变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如何把“关键变量”变成“关键支撑”?李永胜先从自己做起。磁悬浮产业能够攻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获得成功,离不开李永胜带出的一支敢打敢拼的队伍。
李永胜既是企业的掌舵人,更是企业的总工程师、技术灵魂。已逾花甲之年的他亲自牵头研发、推进项目,每天平均工作16个小时,吃住在办公室,穿梭在实验室、车间……秘书处主任宁国亮感慨道:“工作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他已经把工作和生活完全融为一体。”
2020年,李永胜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有人打趣说李永胜是个科学家,搞经营是弱项。他说:“企业的核心是市场,满足市场需要是我最大的追求——我也是公司最大的销售员。”
李永胜曾去拜访一位“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对方只给了10分钟会谈时间。当得知这家企业还在大量使用传统鼓风机时,李永胜给客户算了一笔账:“如果全部换成磁悬浮鼓风机,一年能节电上亿度。”客户一下来了兴趣,会谈由10分钟变成了1个多小时。客户后续招标中,天瑞重工以7项指标第一的成绩中标将近百台,成为国内磁悬浮动力装备行业最大中标案例。李永胜介绍说,仅去年一年他就拜访了7位董事长。
“老大”的亲力亲为对团队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团队日以继夜攻关,经年累月的拼搏,成就了磁悬浮产业。
润物无声 创新铁军积厚成势
在天瑞重工,有这样一种“晋升”铁律:只要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一定会得到认可。有位员工解决了产品适用性行业难题,在研发和市场推广中起到关键作用,直接晋升为项目研发部主任。
在天瑞重工,有这样一种“师徒”传承:每位新员工加入都会有一位老员工当师傅,签订“师带徒协议”,既让新员工迅速熟悉业务融入环境,又让老员工带着责任感进一步提升能力,可谓“教学相长”。不少跟着“名师”参与研发课题的徒弟还获得了学历提升,从硕士到博士……
在天瑞重工,有这样一种“体育”文化:董事长会和员工玩到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消除级别隔阂,实现有效沟通,很多研发课题和公司发展的“金点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
润物细无声的凯时棋牌的文化,使天瑞重工的团队形成了铁一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把事业干成大家的,无需扬鞭自奋蹄。大家都怀揣着美好的愿景,只要创造价值就一定能分享成功的果实。”天瑞重工副总经理张婕妤这样说道。近两年时间,公司员工数量翻了两番,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8%。一批业内大咖纷纷慕名加入……
聚人和之力,便纵马万疆。
如今,天瑞重工已搭建起山东磁悬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9个省级创新平台,建立了海外离岸研发中心,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作为山东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的“链主”,天瑞重工正聚力打造国内一流、在世界有影响力的磁悬浮动力装备研发生产基地,一个磁悬浮新兴产业已成雏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作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部署。对于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曾殷殷嘱托:“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靠自主创新争取,希望所有企业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奋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谁排斥创新、拒绝创新,谁就会被淘汰出局。而所有的创新,无不源于点滴日常的努力;所有的突破,无不得益于积年累月的奋斗。
“创新已经刻入我们企业的基因”,李永胜这样说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融入国家和地区发展大局,再发挥企业自身的活力和韧性,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地做好一件事情,这或许就是天瑞重工成功的原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