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潍坊融媒
2022-01-24 09:32: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们以统筹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为着力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实干,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个体系’,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农业生产科技化绿色化、农业经营组织化规模化之路,赋予了‘三个模式’新的时代内涵,交出了一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潍坊答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祖领说。
昌邑青阜农业综合体的盐碱地水稻。
推动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农业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有机结合,基础农业和功能农业全面发展,延伸拓展传统农业的功能边界,实现三产融合、跨界融合,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一篇亟待破题开篇的大文章。
近年来,潍坊聚焦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重构”,纵向贯通产加销服,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横向融合农文旅教,拓展农业功能价值,全市乡村产业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多业态融合的发展格局。
坚持链式发展。实施龙头企业和产业联合体“双十”培育计划,培育形成20家产值过10亿元全产业链一体化农业龙头企业,2020年产值达611.8亿元。
坚持跨界融合。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18个。培育农村电商等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骨干企业2000余家,网络商铺2万多家,开展电子商务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批发市场超过2000个。
坚持项目支撑。突出引进全产业链项目,先后落户了正大集团360万只蛋鸡、新希望六和300万头生猪、伊利10万头奶牛牧场、仙坛1亿只白羽肉鸡等7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09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创汇农业。2021年1-11月份,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06.1亿元,同比增长6.8%,连续三年突破100亿。
其中,被誉为“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世界菜篮子”的安丘市,蔬菜年出口量占到潍坊市的70%、全省的20%,成功获批全省首批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
提升乡村产业科技化、绿色化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标志。
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发力方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潍坊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平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业创新团队建设,培育一批突破性“卡脖子”品种,提纯复壮一批优势特色品种,打造农业种业“硅谷”。
北京大学与山东省政府在我市建设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开展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番茄分子育种、抗病基因发掘等技术研究,已获国际专利3项,攻克脱毒生姜种苗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脱毒生姜种苗产业化。
部省共建的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聚集育种研发企业13家,建成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自主研发蔬菜品种140多个。
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
去年,我市自主研发“菲达6号”“潍麦12”“好日子6158”三个小麦新品种,番茄病毒分子辅助育种选育、小麦第3代杂交育种等技术走在国内前列。
目前,全市拥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133家,种业研发企业44家,占全省一半,种子交易额突破19亿元,种业已成为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
潍坊把农机装备作为支撑基础,在农机装备研发上加快突破,农业全程全面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潍柴旗下的潍柴雷沃重工始终在科技创新上孜孜不倦,参与的“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雷沃谷神正在进行卸粮作业。
目前,被誉为“中国农机之都”的潍坊拥有农机生产企业650家,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48.45万千瓦,农业机械服务组织3654个,农机户46.5万户,在逐梦“三农”的道路上贡献着“潍坊农机”力量。
传统农业靠天,现代农业靠“数”。农业“上网入云”行动,着力构建着潍坊“数据化管理、信息化监管、网络化营销、智能化应用”的多种功能场景。研发成功智慧农场示范基地管理云平台,建设智慧(无人)农场5处,上线地块676个。建成智能大棚3万多个,发展智慧农场、智慧牧场200多家。
农机装备、农业设施、农业科技迭代升级,让潍坊现代生产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将“飞”得更高、更远。
临朐县五井镇腰庄村依托桑葚资源特产,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美食美景齐上墙,打造特色网红打卡地。
提升乡村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近年来,我市以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纽带,探索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路子、新模式。
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土地规模化、生产园区化、经营合作化等经营方式有机结合,通过土地经营权合理流动,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土地经营分散、标准难统一、农机难推广、要素难集聚的瓶颈。
培强新型经营主体。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3.6万多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全市农民合作社达23469家,家庭农场9279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489家。
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注销“空壳社”4343家,规范3777家。成功争取临朐、寿光国家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高密省级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
实施高密、昌邑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建设试点,大力开展昌邑、高密、安丘、寿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实现生产托管面积837万亩次,每亩节约成本200元左右。
强化经营机制创新。“融合化”发展富民产业,“园区化”布局产业形态,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创新“订单生产 订单收购 溢价分红”“土地流转 优先雇用 社会保障”“农民入股 保底收益 股份分红”等多种模式,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青州弥河镇美丽乡村。
创新推行互融共建的“村社一体化”发展模式,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既为我市“三个模式”增添了新内涵,又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新路径,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坊子区洼里村在村党支部的推动下,创新“党支部 合作社”“党员 农户”模式,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入社打工等方式,与天霞、众意、东山等5个合作社联合成立了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建立联合党支部,逐步培育出“玉泉洼”有机果蔬品牌,洼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多万元。
目前,全市采用村社一体化、土地整村流转经营的村庄达188个,全市4286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38.2万户,实现经营收入24.8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13亿元,合作社成员平均增收6540元。2021年1—10月份,全市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和50万元以上的村分别达到5293个和1263个。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对标《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聚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力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聚焦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聚力推进乡村产业科技化、绿色化发展;聚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力推进乡村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发展,不断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进一步擦亮“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金字招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6-81981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6-8198101,诚邀凯时棋牌的合作伙伴。